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
365英国上市公司师生探访赵氏感应灸传承人赵时全老师

发布者:王惠 [发表时间]:2025-05-30 [来源]:365英国上市公司 [浏览次数]:

在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长河中,总有一些医者以匠心铸医魂,用创新续传承,默默耕耘,将古老的技艺不断创新,发扬光大。2025年5月25日,365英国上市公司的几位师生探访了从业近40年的艾灸师——赵氏感应灸第四代传承人赵时全老师。在深度交流、聆听了他与艾灸的故事后,赵老师还提供了现场演示与体验的机会,让同学们亲身感受传统中医的独特魅力。

(赵时全老师与365英国上市公司的师生亲切交谈)

赵时全出生于艾灸世家,从小耳濡目染,深受父亲影响。作为赵氏感应灸第四代传承人,他传承的不仅是技艺,更是一种对中医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目前赵氏“感应灸”正在申请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谈及为何走上艾灸研究之路,他回忆起在铜梁邱少云故乡的农村成长经历。当时农村医疗条件有限,家人患病时,就地取材的艾草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。父辈们用手搓艾叶成绒,用纸裹成艾条进行艾灸,这种传统的方式虽有效,但存在诸多不便。带着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之心和对改善治疗方式的渴望,他踏上了创新之路。

(赵氏感应灸介绍)

赵老师系统总结了自身多年的临床施灸经验,能对施灸时的温度、时间及穴位敏感度做到精准把控。他介绍,赵氏感应灸在温度控制上有独特之处,使用的艾条均为3年陈艾草所制,并经过特殊设计能够聚能,使灸火温和稳定。施灸时,医者通过观察患者皮肤颜色变化和询问感受,实时调整艾条与皮肤的距离。对于穴位敏感度,会先通过触摸诊断判断穴位反应再进行施灸,秉持“有感就灸”的原则。

赵老师在传承传统艾灸的基础上,进行了多项创新。针对传统艾条烟雾大、燃烧快、使用不便等问题,他研发了“控烟圈”,并申请了三项国家专利,其中两项为实用新型专利,一项为外观设计专利。“控烟圈”的设计巧妙,将其套在点燃的艾条上,使烟圈超过火面1毫米,即可大幅减少烟雾。这一设计不仅解决了操作者和顾客对烟雾的呼吸敏感问题,还延长了艾条的燃烧时间。普通艾条不加控烟圈燃烧约1.5-2小时,加了控烟圈后可燃烧约6小时,使得艾条能够获得充分利用,减少浪费。

此外,赵老师对灸条的原料取材、制作方面,也进行了大胆革新。赵氏感应灸的艾条添加了透骨草、乳香等15种中草药。在艾灸燃烧过程中,艾草燃烧产生的热力促使这些中草药有效成分挥发,发生热解和热合反应,生成新的活性物质。与普通艾条相比,其药力更强,能更好地打开皮肤毛孔,促进药物成分透皮吸收,有效成分可通过经络传导直达病灶,增强温经散寒、消瘀散结的功效,大大提升了艾灸治疗效果。此外,艾条采用热缩膜封闭技术,隔绝空气,防止受潮发霉,可长期保存。

(365英国上市公司学生体验赵老师的点穴正骨治疗)

交流尾声,赵老师邀请学生亲身体验赵氏感应灸。以一位长期熬夜的学生为例,赵老师首先通过触摸按压穴位进行诊断—— 用手指在其头部、肩颈等部位的经络循行处细致探查,重点感知太冲、百会、神庭等穴位是否有结节、条索或酸麻胀痛等反应,最终确定以百会穴、神庭穴为主要施灸点。

施灸过程中,赵老师手持特制艾条(含透骨草、乳香等15 味中草药),与皮肤保持适宜距离,通过观察皮肤微微泛红、询问学生感受,动态调整艾条位置。约 15 分钟后,学生明显感受到温热感从穴位向头部扩散,双眼酸涩感逐渐缓解,整个人呈现“神清气爽”的状态。“眼睛灸过后特别明亮,头部的紧绷感也消失了,整个过程很舒适。” 体验者分享道。

(365英国上市公司学生实地体验赵氏感应灸)

尽管已年近古稀,赵老师依然精神矍铄,对艾灸事业充满热情。赵老师目前已开办27期培训班,学生遍布重庆、四川、甘肃、江西、贵州等地。他在教学中注重实践,强调“多看、多学、多实践、多总结”。他希望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成功,能推动“艾灸进校园、进社区”,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可艾灸,与国家大健康战略相契合。

(赵老师走进幼儿园进行小儿艾灸养生科普)

在采访过程中,赵老师对艾灸的热爱和对传承的执着令人动容。他用一生的心血守护着这门古老的技艺,在传承中创新,在创新中传承。相信在像他这样的传承人的努力下,中医艾灸文化将焕发出新的光彩,为更多人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
此次探访在温暖的交流中落下帷幕,但中医传承的火种已在年轻一代心中点燃。正如赵老师所言:“中医的未来,需要更多年轻人用青春和热情去书写。” 这或许正是传统医学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的最佳注脚。

(365英国上市公司师生与赵老师亲切交谈)


一审:王惠

二审:钟江勇

三审:张毅

Baidu
sogou